电子书下载地址
邓小平时代 (Ezra F. Vogel, 冯克利) .mobi
内容简介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读懂《邓小平时代》,读懂这段历史,读懂“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作者简介
傅高义(EZRA F. VOGEL),哈佛大学亨利• 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1930年7月出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韦斯利大学。1958年获哈佛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在1963—1964年成为哈佛的博士后,学习中文和历史;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
他1961年开始在哈佛学习中文和中古历史,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72年他作为费正清的继任人,成为东亚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1998年被选入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一直是受中国政府重视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曾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产阶级》、《重整旗鼓一一重建美国实例分析》等著作。70年代始,对我国广东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撰有《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广东:一个省会的规划和政治(1949-1968年)》。
读书笔记
近日拜读了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先生(EZRA F.VOGEL)写的《邓小平时代》,此书700多页,厚厚的一大本,让人望而生畏,但细读下来方觉此书虽厚,却并不冗长,可谓字字珠玑。这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相对客观的视角描述了邓小平的人生经历和中国的时代变迁。读罢此书,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感想:
其一,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在本书的封底,本书译者冯克利教授说的很好,“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难道不是么?虽然斯人已去,但中国目前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外交政策、教育制度无一不是延续邓小平执政时代的主要特点。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这艘巨轮方才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现在依然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我们这些百姓目前的生活水平与朝鲜人民相比之如何。作为生于80年代的我,对于那个时代的变化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但通过长辈的讲述,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等文学作品,让我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而阅毕《邓小平时代》一书,则让我对邓小平之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傅高义在“邓小平的历史地位”的一章中写到:“邓小平于1992年退出政治舞台时,完成了一项过去150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的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这是极高的评价,但经历这一切的人知道,这种评价并不为过。
其二,邓小平的人格魅力。邓小平经历了“三起三落”,但即使到最艰难的时刻,他也依然没有放纵自己,依然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信念,而在其执政后也能从大局出发,对毛主席的功过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用傅高义的话,“他是献身于事业的同志,不是可以违背组织的需要的仗义朋友。”
其三,邓小平的卓越能力。能够将中国从阶级斗争的泥潭中拉出来,转而大力发展经济,期间平衡各方利益,运用一切可利用资源,这本身就说明了邓小平具有着非常卓越的能力。傅高义对其评价是,“很难说除他之外还有哪个人能如此成功地把一些列性质组合在一起:权威、丰富的经验、战略意识、自信心、人脉关系和领导中国转型所需的政治判断力。”同时,傅高义也归纳了邓小平作为领导人的基本原则,非常值得学习。1、言行要有权威性,在党内他绝不会轻易拿自己的权威冒险,他这样做的时候,会表现得非常坚定。2、捍卫党的地位,邓小平不会公开迫害批评者,但是对于他认为威胁社会秩序的人,他也一向毫不手软。3、坚持统一的命令体制,邓小平不相信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能在中国行得通。4、牢牢掌握军队,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努力保留他本人和党对军队的控制。5、得到群众的支持后,再做出重大政策的突破。6、根据长远目标做出短期决策,邓小平在1978年成为头号领导人时已经70多岁了,他经历了无数变故,他领导的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自然会对国力的盛衰持一种长远眼光。7、采用有助于实现长远目标的政策。8、正视令人不快的事实,邓小平认为,掌握真实情况十分重要。9、做事果敢,邓小平确实用很多时间分析自己的决定的潜在后果,但在重大问题上,他往往愿意在摸清全部事实之前就大胆推进。10、推进、巩固、再推进。邓小平认为遇到严重阻力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不断施加一定的压力,然后等待事情得到巩固后再继续向前推进。11、加强团结,减少分歧。12、避免宣传过去的恩怨。邓小平指示说,对文革可以做一般性的公开讨论,但不要纠缠于细节,这只会揭开伤疤,加重过去的敌意,很可能重新造成冤冤相报。13、通过实验避开保守力量的抵制。14、用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15、在解释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把握好平衡。在向群众说明重要政策时,邓小平认为更有效的办法是做出解释,讲明大局和行动的长期目标,而不是直接命令。16、避免派系,选拔能干的官员。17、研究和营造气氛。转变高层气氛的重要因素,大概莫过于现行的政策、战略和领导人正在取得的成果。在邓小平看来,成功的领导人不仅要决定正确的长期战略方向,还应当知道如何去营造气氛,如何适时采取大胆的步骤,在干部群众都愿意跳上甲板时迅速采取行动。
其四,好的制度强于期待明君的出现。在评价毛泽东在晚年犯下的错误时,曾谈到“大跃进”和“文革”的错误不能归结为毛一个人的错误,更应该是制度的失误,是制度赋予了其一个人过大的权力。在邓小平执政后期,他一直在思索着如何能避免中国重蹈覆辙。目前我国的决策机制是集体决策制,而且也正趋于成熟。一个国家是否可以持续强盛,是否有一套好的制度非常重要,期待总是有明君来统治是不现实的。
我觉得一本好书,可以这样定义,读的过程中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过之后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邓小平时代》就是这样一本好书,相信经过时间的涤荡,它也会成为一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