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 (老舍) 书评


封面

电子书下载地址

四世同堂(完整版)(三册) (老舍) .mobi

关注公众号《好书评》,回复“豆瓣图书250”,即刻获得下载密码

内容简介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老舍: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贫民之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华语讲师,开始小说创作,写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193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

读书笔记

对于日战,我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对于家庭,这本书看的我很迷茫。

好像是蔡康永说的,看中国人的书,总觉得不爽气,因为家族层层叠叠地挤压,故事里的主角都活的很憋屈。这么想想,的确是这样,关于战争和生活的,在俄国小说里,比如战争与和平,男主角安德烈拷问的永远是自己的灵魂。在美国小说里,哪怕在集中营里充满了残酷荒谬,当然有软弱的时候,但总的来说充满了人性的斗争和灵性。但在四世同堂里,祁瑞宣在前四分之三的版本里只有细枝末节的顾虑,忧愁,自我安慰和自我蔑视——没有“我”在里面,而永远是担心着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眼光,和自古以来的规矩。除了老二瑞丰以外,家里的人当然都是好人,善良,可爱,为他人着想,但这样的好人,构建了一个无论如何也没有活力的组合体。

当然可以说,在战争年代,普通平头老百姓,怎么也和活力啊,幸福啊没有关系。但如果不是战争年代呢,如果是现在呢?我们心里有没有住着一个祁瑞宣,虽然儒雅,但却因为细枝末节的烦恼和琐碎生生把自己逼的不幸福。

对于家庭,我们能不能自私一点?

是的,在书里,如果祁瑞宣一走了之,这个家就毁了。祁老人,韵梅,天佑,小顺子,妞妞……大概都活不下去了。但问题是客观地想,抛开主角光环和情节需要,他不走,这个家就活下去了吗?再吃几年共和面,大家都饿死了吧。不如走,好像钱老人,孙子都不要看了,好像老三瑞全,在山洞里掐死他曾经的恋人。

作为一个只有在历史书里知道战争的人,我当然无法切实深刻地把这本小说当成抗战小说来得到共鸣,但是我看到,在家庭的名义下,在爱的名义下,有许多人甘愿活成一个奴隶,还是那么不快乐的奴隶。

有多少人,不是因为喜欢,而是为了家庭稳定而恋爱,而结婚,而工作,而抚养孩子。我们可以把这种为了他人而勉强自己的行为称之为“责任”,但我怀疑,当别人的要求和自身的原则有冲突时,当我们为了所谓的“家庭”不再让自己充满勇气,培育激情去计谋去规划去奋斗的自己的生活时,这种道德和责任真的可以变成幸福的另一条路么?而且我也怀疑,当一个人自身不幸福的时候,他所愁眉苦脸所负担下来的责任,又真的对谁有益处吗?

在看书的时候,我就在想,哪怕瑞宣一走了之,也许韵梅也可以像刘太太一样,做着一些违法但有尊严的勾当养儿育女。也许会被毙了,但这种时候,横竖是个死,苟且偷生慢慢饿死,难道真的比放手一搏有尊严吗?在希腊,文化里有悲剧文化,许多壮烈的让生命为之炫目的死亡。但我觉得,我们的文化里太多的是自以为是的处世文化,是好死不如赖活的可怜文化,是对生命无意义流逝后的无意义的消费文化,是大丈夫可受胯下之辱的安慰文化——我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但这种感觉让我憋屈。

当然了,我坚定第认为四世同堂是一本好书。我认为他好的道理,不是因为他描写了日本人的残酷残忍,汉奸的可怜可叹,或者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操什么的,我觉得他好,是他刺痛了我,刺痛我心里不要住着一个祁瑞宣,刺痛我应该时时督促自己聊解一下悲剧文化,了解如何相信他人有自保能力并为自己的灵魂而奋斗,同时,了解一下不以生死,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豪迈。


文章作者: 守拙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守拙 !
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