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下载地址
斯通纳 (约翰·威廉斯 John Edward Williams) .mobi
内容简介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 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 ◆威廉斯的写作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纽约客》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智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机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一件文学的珍宝。 ——《明镜周刊》 ◆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直击生活的真相,语言清澈优美。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 ——伊恩·麦克尤恩 ◆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既丰富又忧郁,记录着伤痛与失去的同时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时刻。这本小说完美展现了小说艺术的要素,它的叙事节奏与情节构架均堪称完美无缺。这本小说像一条河流,冷静而又流畅的平静笔调裹挟着磅礴延绵的力量。 ——亚当·福尔兹
作者简介
约翰·威廉斯(John Edward Williams, 1922—1994),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
于1945年-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曾编辑出版学术文集《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也创作过两本诗集。
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本书当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对约翰·威廉斯的写作,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评论:“当我称之为‘绝佳’,我的意思是它们(《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已经超越了各自类型范围内的评价标准。”
读书笔记
等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是一种年轻人经常交流,试探三观的都市传说。每一个自以为老实男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一种恐惧,害怕自己看上的姑娘,没有看上自己,只是“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
其实我一直对这种担忧不以为然,如果你看上这个姑娘,又实在识破不了她的伪装,那说明这个姑娘的确段位比你高,就好比许多年轻的姑娘会迷恋多金成熟男一样,不是不担心自己只是过客,只是眼前诱惑太大,值得试一下。
老实人,或者不老实的人,总都是会计算眼前诱惑和得失的。只是老实人比较被动,面对诱惑更谨慎一点,而不老实的人不仅会笑嘻嘻地接受诱惑,没准还主动创造诱惑。
斯通纳,就是一个老实人。他从19岁进入大学,求学八年,做哲学博士,做母校助理,勤勤恳恳授课,写作,但由于受到某个同事,后来是上司的打压,一辈子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他知道六十几岁,得了癌症以后才从学校退休,死去。
他的一生平淡无奇,没有英俊的外表,没有绚丽的口才,没有获得过大笔的金钱也没有学术上特别的成就,他对他的父母,妻子和女儿都温和,安静甚至有点沉默,他对他的导师和朋友也怀着不过分的温情和礼貌的距离——他没有多少讲究的事情,但是这不代表着他毫无欲念。
第一次欲念产生,就他还在读农业,进入大学是父母对他一笔很大的投资,本来他不过是个要在农场里干一辈子活的乡下小伙,但是父亲认为去读点农业对种庄稼有好处,就凑钱给他去了。他平淡无奇地通过了几门基础课程和农业课程,然后大二的时候有一门英国文学概论。
打开他去窥探文字之美欲念的,是一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那以后,他无法在专心学习农业,而是一头扎进了文学和哲学的怀抱。
他吞吞吐吐地和父亲说,他不再回农场了,他要继续读书。
因为沉浸在文字和哲学之中,他不仅不再回农场,也没有在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随大流去参军。他变成了一个在高墙内的人,他对于高墙之外无动于衷。
我常常思考,是不是一个真正受到诱惑并持续满足欲望的人,就等于给自己建筑了一道墙,墙外的风景好坏,他固然会看看,但也就那样了。
斯通纳的婚姻之间的火药味,父母的去世,导师的颓唐,和女儿的疏离,和同事之间的纠纷……这样那样的麻烦,似乎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包括爱情,他曾经被他妻子的外表惊艳,追求,结婚,也被一个女孩的魅力打动,出轨,做爱,但他还是他,她们还是她们。在一起时候曾经心迷意乱,离开了也不是完全不遗憾……
“最初的几天,房子的空荡让人有种奇怪和出其不意的焦虑。但是很快他就习惯了这种空荡,开始很享受了。不到一个星期,他就知道自己会像这些年一样愉快,当他想到伊迪丝必然还要回来,反而感到非常难过,这点没有必要再对自己掩饰了。”
这是她妻子暂时离开他时候的心情。
“她肯定早就开始计划自己的离去了,斯通纳后来意识到,他很感激自己不知道,感激她最后没有留下字条说些已经没法说的话。”
这是他情人离开以后。
他固执的,一点一点的,满足自己的欲望。他拒绝回父母的农场,他不参军,他追求他一眼看中的女孩变成自己的妻子,他出版他的书,他和情人缠绵,他报复那个让他情人离去的上司……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他没有钱,他没有什么成就,他和他妻子的感情非常不好,他唯一的女儿和他非常疏离,成年很很快逃脱了家庭,他的情人最后远走他乡,他被打压的从来无法升职,最后还得了癌症……
是的,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一个不值得挂齿,不太会记起的老实人,但是整本书从头看到底,我仍然觉得他是幸运的,他那么简单就找到了自己的欲望,然后有能力自我满足。他在他的墙里如此从容自在,他哪里能顾的到其余路人的墙外。
他不被人需要,因为他也不需要什么人。有了就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对于人这玩意儿,他实在不太上心。
现代社会,人的价值被越来越看重,商业化的营销无时无刻提醒我们,要爱自己,要做一个优雅的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要被人尊重——好像我们理所应当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似的,似乎只有千方百计被人尊重,我们的一生才不虚此行。
所以,所以许多老实人才会为了别人的尊重,或者说,自己的面子,惶恐于自己被骗。他们实在太需要别人尊重自己了,他们实在太不敢去寻找自己真正的欲望了,所以他们焦躁、紧张、愤怒。
如果你喜欢的世界,别人既不理解,也不会尊重,你会像斯通纳一样去固执地满足么?没有金钱的奖励,没有成名的奖励,路人无法理解应对你的欲望,甚至会有点仇视你和他们在一起时候的心不在焉,或者嫌弃你的软弱和平庸——但是你无所谓,因为自己平静而满足。
斯通纳得了癌症以后,他宣布了退休,别人要他说几句……
“他站了起来,然后发现他没什么好说的。他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从一张脸看到另一张脸。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平平地响了起来。‘我已经教了……’他说。他又重新开始。‘我在这所大学里教了差不多四十年书。如果没有当老师,我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如果我没能教书,我也许会——’他停了下来,好像被什么分了心。然后他用决绝的口气说,‘我要谢谢你们允许我教书。’”
一个普通、懦弱、老实的人,不用金钱,不用枪炮,不用砖瓦,用头脑、心灵和纸张筑起了一道墙,把自己安置其中,悠然度日,然后坦然并心怀感激地,面对必定要死亡的人生。
斯通纳是个好故事,好的故事是什么?好的故事就是那种让普通人可以理解世间多样,但仍期待用自己节奏走下去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