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书 (岩井俊二) 书评


封面

电子书下载地址

[爱你就像爱生命(李银河独家授权,亲自校订全稿。朱一龙夏日推荐书单,独家首次曝光王小波写在五线谱上的情书和亲笔书信照片。) (王小波 王… .epub

关注公众号《好书评》,回复“豆瓣图书250”,即刻获得下载密码

内容简介

日本神户,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陷入到悲痛和思念之中。博子在藤井树的中学同学录里找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由于抑制不住对爱人的怀念,博子按着这个地址给远在天国的藤井树寄去了一封充满问候和思念的书信。 不可思议的是,不久博子竟然收到了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这个藤井树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而且她还曾经是男性藤井树的同班同学,原来是博子从同学录中误抄了她的地址。为了多了解一些男友在中学时代的情况,博子继续与女性藤井树保持书信来往。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竟逐渐发现中学时代那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少男曾经对自己产生过一段真挚的感情……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女主角博子对藤井树的眷恋,两个藤井树之间朦胧的情感,都没有由于藤井树的意外死亡而枯萎,而通过细腻感人的影象深深地印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永远不变。 在精心描绘爱情的同时,岩井俊二还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象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与现实相比,影片中的过去更为明快优美。在那一幅幅唯美的画面中,漫天飞舞的片片樱花,暗生情愫的少男少女,都唤起我们的无限遐想。而《情书》中所构筑的那个美好的中学时代,可能也正是岩井俊二和很多人最为温馨纯洁的回忆。 《情书》中对过去的追忆和有关生死的描绘都极具东方气质,含蓄优美、感而不伤地表达了故事的主题——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爱情。

作者简介

岩井俊二,作家,导演。1963年1月24日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在1990年代佳作迭出的“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简单纯粹、深情唯美的《情书》于1995年公映后,引起空前轰动,迅速风靡整个亚洲,并在世界电影的版图中取得无可争议的重要一席。岩井俊二成为日本电影界的首席代表。 此后,岩井俊二创作并执导的更具深度的《燕尾蝶》以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作品问世后,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和影坛的地信。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无数人视听和精神的盛宴,令人久久流连,回味无穷。至今,《情书》中讲述的深沉眷恋和一去不复返的少年往事,已成为亿万人心中珍藏的记忆。而美丽与忧伤的记忆,总是深深唤起我们对真爱与生命的珍视。

读书笔记

2007年,岩井俊二的小说版情书再版了一次。
后记里有一篇被北川悦史子写的评论,开头便说:我曾经不以为然,认为拍电影有才华的人,是不可能具备过高的写作天赋的。
我的潜意识里一直相当赞同这句话,于是一直对他的各类电影小说没有一点兴趣,然后在某天逛书店时看到这本小说版《情书》,顺手就买下了,真的,只是顺手。
我花了一整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只是在读到第一封信的内容就不想放下了,我察觉到那些不曾在电影中看到的微妙心理活动,有时候我觉得也许小说才是导演对电影最好的补充说明,在每一个场景中,岩井的心中流淌过怎样的闪烁或者纠结,这是再多的访谈,也无法达到的解释说明。
封面是女生藤井树在大雪天看到的那只蜻蜓,好像从冰封中飞起来一样,拦腰处是电影版的剧照。我却觉得这样的设计大失所望,一狠心拆掉了书壳,露出斑驳的绯红色书皮,简单的书名,岩井俊二四个字写在最上方,有那么点旧式设计的笔记本的味道,我却是很喜欢。
岩井俊二和她的情书,已经是1995年的事情了,1995年的事情,就是有那么点过时的,老土的,却又似曾相识和抑制不住的,让我嚎啕大哭的颜色。

在看完书的晚上,已经是大半夜,北京的风很大,我难得在这个城市的五月遇到这样的大风天,有时候又下雨。
末尾的女生藤井树,岩井给她最后的心情是这样的: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那时候我突然想再看一次这个电影。岩井的作品中,《情书》一直是被最多人膜拜的,却是我最难喜欢上的一部,最爱的是《四月物语》的调调,不需要男主角的故事,甚至连正脸都可以是一闪而过。上一次看《情书》,是多少年之前的事情了,我只是记得那个突然套上女生藤井树头上的头套,那个怪异少年出乎意料的恶作剧。
在我那一大箱子的光盘中,好在这张碟就好端端地躺在那里,我刚刚看完一个故事,又要温习另外一个同样的故事,这样的感觉虽然说有些怪异,却又是迫不及待的。
好像只是一直观望着某些人的同一个阶段,却总算自以为是地告诉自己,再看看,再看看,再看看就能看见世界的原貌,他的未来。
多么可笑。

失われた时を求めて。
在一闪而过的书壳上可以瞥见这个名字。
直译过来的意思应该是《寻求失去的时间》,中文给了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追忆似水年华》。
然而前者却比后者更加精妙地适合这个电影,追忆的感觉怎么也太小资了些,而博子,她一直在找,一直在找,她甚至一度以为那封信来自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男人,到了最后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替后知后觉的女生藤井树,找回了一段不经意的回忆。
她们在不同的时间路过了同一个男人。
一个少年,孤僻沉默,倔强风华,总是出乎意料地做出古怪而意外的举动。
一个男人,固执坚定,一意孤行,总是捉摸不定地揣怀未知而费解的心事。
这个男人,后来长成了什么样子,为什么喜欢登山,为什么一直在歌唱松田圣子的《青い珊瑚礁》,为什么在求婚的时候一言不发,这个男人,到后来还是不是热衷,像梦境一样的白色衬衫。
他唱着“每当和你再次相见,我就会忘记一切”,他唱着“我的爱,已随着那南风而逝”,这是多么欢快而雀跃的一首歌,却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首歌。
电影里没有写的话,在书里面用这样的文字写出来。
“这首歌是那家伙最后时刻唱的歌,他掉了悬崖,看不见他,只听得见这首歌。”
这是多么欢快而雀跃的一首歌,却用怎样的旋律响起在雪山的山谷里。
当朝阳起来,满山紫红色的时候, 女生藤井树和男生藤井树的故事已经过去,你会不会想起你已经失去的少年,你已经遗忘的岁月?

有一个细节,有小说里没有的。
就是那个我最念念不忘的细节。
少年藤井树骑车俯冲而下,把自己头上的报纸做成的头套罩在女生藤井树的脸上,她一时失去方向,控制不住冲到路边,满脸的不可理喻。她并不知道这是那个不善表达的少年独有的报复方式,他在离开的时候也只是把书重重摔在桌子上,省去了小说里那句仅有的话:“你别再干这种事情了!”
我想这就是岩井的灵光一现,在电影拍摄的某个阶段他的脑海里突然呈现出少年的脸,他总是说自己嫉妒那些少年时候的事情,他是不是一样木讷而沉默过,想说总是找不到途径的日子里,费尽心思想出的小动作。
有一个细节,是电影里没有的。
后来的女生藤井树变成了怎样在别人眼中的怪人。
“依绫子他们的观点,我的古怪之处在于,虽然说不上是哪儿古怪,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好像诡异地延续了那个男生藤井树的性格一样,名字一样的人在冥冥之中有着某种相似的走向,看不见的牵连,看不见的纠结。

我一直都无意探寻女生藤井树是不是喜欢过男生藤井树,岩井也无意要说,我想之于那个年龄的少女,这些看起来微乎其微的小事,带来得更多的其实是困扰吧。尤其是她这样,或多或少有些敏感的少女。
所以,许多年过去之后,当她知道那个人死去的消息之后,莫名其妙地引来大病一场,她病不是为的他,病愈之后方才看到最后一本书的那张书签,那张自己少女时代的肖像画。
不多久前爷爷说了这样的话:不是说了吗?这种事偷偷做才有意义。
这种事,偷偷做才有意义。
男生藤井树的意义,最后说的话有点任性,骑着自行车消失在栅栏前的马路上。
多年后她知道这是诀别,这个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和他告别,如果他还活着,她必定也不会爱上他吧。她只是听说了一个故事,却微妙地关系到自身,那时候她也许并不知道这个人在默默地看着自己,完成了独自一个人的意义公式。
世事多么多么无常,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这样发生在自己身上,后来的生活也许还是一陈不变,女生藤井树从来都不是受人欢迎的类型,但是故事不以类型为姿态,自顾自地演着。
在迄今为止的岁月里,你错过了多少故事,像微微的一声叹息,安静的收尾,那个时候在你的心中扩散开怎样的气流,就算下一秒就忘记,也都已经不一样。

所以说世事无常。
我们都不知道女生藤井树的将来,我更喜欢中山美穗在《东京日和》的神经质模样,她嫁了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家。
我们都不知道男生藤井树的将来,柏原崇的每往前一步却都又是一声惊叹,我们总是想起那个白衣的少年,他若隐若现地在窗帘后消失,我们都会爱上这样的梦境,少年时代的柏原崇,是为了慰藉我们年少岁月而出现的,最大最大的宝物。
然而又并非宝物,就有好命的,我们都不被生活成全,如何要求他永远在阳光大道。
还有还有,我们自己的故事呢。
我的厌倦和嫌弃神色,我们的不安和心慌情绪,我们一步一步往前,一步一步忘记。

大多数的女生藤井树,长大了以后就变成了博子。每个博子身边,都有一个捉摸不定的藤井树和相伴不离的秋叶。每一个男人,有时候是藤井树,有时候是秋叶。
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生。
而更加更是存在的人生,是我们一定要接受的事实:每一个少年藤井树,都为了爱和梦想,早早死去。
他不是死在那次登山事故中。
他死在微弱灯光照耀着的试卷里。
他死在那个骑自行车俯冲而下的山坡。
他死在图书馆的白色随风飘扬的窗帘背后。
他死在栅栏前马路上的头也不回的自行车上。
他死在每一张借书卡的名字上,每一句默默不语的名字上。
他早就死了。
没有人控制得住少年的死亡,这是少年的宿命,少年,从来都不说未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弄丢过一次,少年如他。


文章作者: 守拙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守拙 !
评论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