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下载地址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1900-1950 (王笛) .pdf
内容简介
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生活风貌,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的真实命运。
作者简介
三幕话剧《茶馆》以北京一家大茶馆为背景,描写了清末、民初、抗战胜利以后三个历史时期的北京生活风貌,深刻地写出了王利发等人的真实命运。
读书笔记
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很是喜欢老舍,经常在课上,随意便可拈来一段。
只是那时的自己,看腻了课本里嚼蜡般的平淡文字和试卷上离奇似的阅读答案,年少轻狂,更倾心于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虚华似雾的辞藻。最初看各种武侠言情,自以为文艺,东施效颦般写些矫情至极的文字,洋洋得意。好在大些幡然悔悟,弃了书封上的“青春”二字,渐渐懂得欣赏外国小说里耐人寻味的长句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却总因课本毒害严重,对本国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家之作,敬而远之,什么鲁迅老舍沈从文,简直闻名而逃。
这诟病哪怕现在也是如此。
找来《茶馆》看,也无非是为下学期开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提前做些功课,借用暑假拼命恶补下一直处于空窗期的中国文学,好不让自己在上课时像个白痴。
可若非如此,倒也不至于陷进这样的故事里去。
《茶馆》里我一直很喜欢的,是那张贴了几十年未撕的“莫谈国事”。旁人看来,也是种执着。掌柜的心愿虽美,可是茶馆里发生的般般事,却总因国事而起,为国事而灭。
短短三幕剧,翻书不过两个小时不足,书中的世界,却是过了近半百年时日。而剧中的人物,也在这半百年中,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
一出场便是一副宽和待人的王掌柜,用着自己随和的秉性和能说会道的口,经营着这祖辈上传下的茶馆。虽也受尽压迫,好歹也算是娶妻生子甚至孙女都到了打酱油的年龄。乍看下的安稳生活,却是故事中最令人扼腕的角色。
我想,当他与二爷四爷撒的纸钱纷飞之时,一定就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或者说是,掌握了自己命运。这茶馆伴他一生,也不知是茶馆融进了他的血肉,还是他将自己奉献给了茶馆。他所知道的,只有这间茶馆既伴他出世,自然他也要伴着茶馆离去。于是故事的最后,他让儿孙离开,自己却独自留了下来,留在这与之相伴一生的茶馆之中。既然无力将茶馆从那处长手中夺回,无力阻止它变为舞厅的事实,那么他能做的,就只有在它还是茶馆模样之时,自缢于房梁,至少让自己一生的记忆,都还保留在茶馆之中。
而除了掌柜外,印象最深之人,反倒是那个出场仅仅几句话的崔先生。生而为人,一生嗟叹,几多无奈,竟可被此人短短数语道尽,看的我满心敬重不已。短短一段,不过五六百字,来回反复读的几近背过。
看这个角色之时,我总是想起冯唐在《欢喜》中所写的:
“腿上流着血的人飞快的跑着,去迎接希望,去迎接死亡。
得道的傻和尚慢慢在雨中走着,‘跑什么呢,前面不还是雨吗?’”
崔先生就是这个得了道的傻和尚。
上知天文能有何用,下通地理又奈谁何。国会议员纯属造孽,革命也闹得了个误人误己。乱世中的清官无非多抢一份口粮,作用甚至比不了过了年代的旧铜钱。于是这个王掌柜口中造福人民的学问好人,最终所能做的也只有修持念经,满眼看尽这世态炎凉。就像海鹏所言,世事洞明全无问题,人情练达却做不到。
再提龙须沟。
《龙须沟》里,那种意味强烈的主旋律一直令我觉得可笑。分明是和《茶馆》一样的三幕剧,跃然于纸面上的人物,饱满的情怀与朴实的言语。可若说《茶馆》读完,你看到了时代下,每一个茶客的心绪种种。看到了王掌柜的嗟叹,常四爷的无奈,秦二爷的恨楚,甚至连出场不过一句话的甲乙丙丁,你都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所背负着的时代的创伤。诸般人生,相同际遇,不同结果,一间茶馆里上演了多少淋漓的人生。
常四爷那句“我爱咱的国,可是谁爱我啊”,换来了多少颗感同身受的心。
而《龙须沟》呢,却只能闻见那条已终年融入人肌肤血肉里的沟水的腥臭味道。剧中的人物,放在一个四合院里,本也是一出人情百态,可压在强烈的主旋律基调下,就是感受不到。
你不明白,一个写散文明淡雅如陶渊明,写剧作却可以针砭如鲁迅的人,怎竟可成了政府的捧哏。
直至合上书本,豆瓣标记之时顺手点开书评来看,这才看到,写于1951年的《龙须沟》,远无法令我用现世的眼光去上下打量。倒也释然,反而试图去接受那时作者的感叹。
那时的老舍的心情,解放前时代的剥削,生活的压迫,淋漓尽致的倾进了龙须沟臭烘烘的脏水里,随着政府的大举修沟,一同没了踪影。而对未来的畅想,又如龙须沟里的百姓一般,随着马路的铺设和清水的浇灌,哪怕守旧如王大妈,也在心中默默地亮起了点点名为希望的火光。
剧中的故事写到这里,也就停下了笔。就好像我们有理由去相信,这样一个欢呼雀跃的结局将一直伴随着剧中的老少,走过作者未写出的其后时光。哪怕现实的未来总是几多苦难,希望渺茫,梦想破灭,社会远不是想象中的岁月静好。可这毕竟远是跳出故事的后续,总不该,也无法用生活中的不尽意来指责剧作中的美好。
这便是故事的魅力所在。
而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与作者,却不得不替故事中人,承受这远没有期冀中美好的世界。
于是老舍先生死了。自杀于文革之初,自杀于远没有他想象中美好的社会。甚至可以说,《龙须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多大的希望,现实这当头一棒,就给作者带去了多大的绝望。
以至于后来我一直在想,
当其后的老舍先生经历了这建国以来的诸般遭逢,那些苦难,那些身与心共同承载的痛楚。是否会想到不经事时所写下的那篇《龙须沟》,是否会为当时的真心,奉上一两声自嘲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