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下载地址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美] 卡尔·纽波特) .pdf
内容简介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引发数百万讨论的年度话题之作,教你如何在信息科技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 编辑推荐 在信息科技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北师大管理心理学教授钱婧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力荐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畅销书,引发数百万讨论的年度话题之作。收到电邮有必要在1小时之内回复吗?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联结状态重要吗?开放式办公环境合理吗?……本书将帮你重新审视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习惯,让你不再深陷于低效的忙碌之中。 ☆ 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在这个以快为先的信息科技时代,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有价值。 ☆ 比尔•盖茨、西奥多•罗斯福、理查德•费曼、马克•吐温、伍迪•艾伦、J. K.罗琳、乔纳森•弗兰岑、卡尔•荣格、唐纳德•克努特、查尔斯•达尔文,这些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业翘楚,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 媒体推荐 我们的工作,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我们去调理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调整一个更贴近自己的“自我”。这本书会教给我们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干扰,同时增加深度工作的比例,这样可以帮我们争取到空间和时间,去充分地延展“可能的自我”。在一天一天流水般的日子中,抓住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感。 ——北师大管理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钱婧 《深度工作》完成了两项艰巨的任务:一是打破陈词滥调,野心勃勃地提出了丰富的实践策略。二是纽波特先生在反对“在工作中持续保持连接状态”这一团体迷思时,并没有对其牢骚不断。 ——《华尔街日报》 纽波特是一名杰出的自助类书籍写作者,他的建议是具体的,如建立一个深度工作的可视化记分卡,将你的默认电子邮件处理习惯转变为“不响应”,在电脑旁设置记事板,规划自己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等。 ——《纽约时报》 在这本有效的自助书籍中,纽波特认为现代专业人士的习惯——不分昼夜地查看电子邮件、匆匆忙忙地参加各种会议、把多任务处理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只会阻碍真正有价值的工作。 ——《出版人周刊》 企业精英必须拥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具备竞争力,本书针对如何有效投资自我及怎样才能表现出众,提供了有力的建议。 ——雷德‧霍夫曼,领英网联合创始人 《深度工作》在培养高度专注力领域是一本很出色的著作,它提供了立竿见影的操作步骤,帮我们把深度工作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 ——亚当•格兰特,畅销书《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作者 卡尔•纽波特在喧嚣的信息海洋中提供了一种清晰的声音,带来了一种科学与激情之间的平衡。我们不需要更多的点击量、更多的猫或更多的表情包,当我们无法从这些东西身上移开目光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勇气。 ——塞斯•高汀,畅销书《这才是营销》《实践》作者 随着自动化和外包改变了工作方式,我们需要什么新技能?深度工作的能力。卡尔•纽波特这本令人兴奋的新书是一本指南,教你如何心无旁骛地高度集中注意力,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把它看作是你头脑中的健身操,从今天开始锻炼吧! ——丹尼尔•平克,畅销书《驱动力》作者 卡尔•纽波特提供了我所见过的最有见地、最精辟的实用建议,帮助人们重获精神力量。 ——马修•克劳福德,畅销书《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作者 ◎ 内容简介 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尖叫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你的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吗? 本书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作者创立的“深度工作”概念,其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本书的所有讨论也围绕 “深度工作”而展开,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如将深度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进程、提高大脑的深度思维能力、远离社交网络等。 作者还强调,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作者简介
[美]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
纽波特是一位人气博主,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
著有《深度工作》《深度工作实操手册》《数字极简》等畅销作品。
读书笔记
Deep Work讲的深度工作的状态的第一步是清楚认识到什么样的工作算是Deep Work?在作者看来,创作一本书,算是Deep Work,在科学领域做出一个新的发现和发明是Deep Work,为一个很难的考试学习和准备,创作音乐,创立和运营一家公司,读一篇复杂的文章,以及为某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断练习,这些都是Deep Work。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的一些工作,看上去好像是工作,其实不是Deep Work,比如开漫长的会议去讨论某一个东西,比如查看和回复电子邮件,刷微信等等。这些任务的共同点就是,轻松。任何一个人,不需要费太多精力,也不需要太多的学习和练习,都可以轻松上手,而且他们让你有种在努力工作的错觉,甚至是有些让人上瘾。
现实情况是,大多人所谓的工作其实算下来在Deep Work的时间大概每天8小时中连2-3个小时都不到。但回到这本书,我们认识到了Deep Work和Shallow Work之间的区别后,就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怎么提高我们在Deep Work上花费的时间,而避免Shallow Work呢?”
这里是作者给出的一些建议,以及我的补充:
[*] 把去健身房的时间留到中午,或者下午的某个时间,这样你可以把上下午两个工作时间段分开,用运动去调节,这样你下午回到工作时会更神清气爽。
[*] 控制你刷手机上APP的时间,做到开始工作就不要去开APP(对于国内,比如微博,微信,淘宝,游戏什么的),我喜欢把这些APP的提醒功能都关掉。手机是对于持续专注工作和学习的一号干扰源。
[*] 下一步就是把手机静音,或者打开飞行模式,这样来电,短讯等产生的干扰也能进一步避免。
[*] 做出承诺,作家和出版社签约出书有Deadline的压力,这样能起到督促写作,我每个月发布一个阅读回顾的邮件,也是督促自己每天需要去读书。
[*] 休息的时候花点时间眺望窗外。
[*] 通勤时间,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一个散步,作者原话讲的是他开车到办公室的路途中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很多的问题。我不通勤工作,对于需要每天花时间在路上的上班一族,其实如何用好这段时间值得思考。
[*] 不要看电视。我没有电视,所以这一条其实直接就跳过了。
[*] 去理解干扰来自于什么地方,观察它和认识它,不要逃避,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干扰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你的内在。
[*] 睡不着的时候不要赖在床上,起来做点什么,一直到你累了,再回到床上。对我来说,可能只有倒时差的时候用得到,平实没有什么睡眠问题。
[*] 早起,早上的时段是进入Deep Work最容易的时段。
[*] 反复听同一首歌。(自己没有尝试,先放一个问号)
[*] 你有你自己能够做Deep Work,所以安排自己做别人替代不了的工作,把其他的任务雇人帮助你完成。
[*] 过度整理也是一种干扰和浪费时间。那些Evernote整理得太过于完美的人Deep Work的时间应该不多。
[*] 不要去尝试那些效率专家给你推荐的软件,列一个最简单的清单其实就够了。
[*] 尽量避免会议和电话。
[*] 不要去谈论你打算做的事情,让结果为你说话。
[*] 把大的项目拆散成可以掌控的步骤,比如作者不会安排某天的工作是“写书”,而会具体到“写xx书的第几章节的第几部份”。这样你很清楚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个任务。
[*] 散步能够帮助你思考。
[*] 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我接下来三十分钟都不用手机,而是去把干扰活动集中到一起:现在我的主要工作完成了,我可以查看一下微信。
[*] Routine很关键,养成一个习惯和流程。
[*] 阅读也是Deep Work,特别是那些长而深入的文章,需要很多精力去消化和理解。
[*] 记笔记。每天记录一下你的Deep Work有多少小时,每周回顾看一下,如果这个数字很低,想想原因是什么,怎么改善。
---读完这本书我思考的一些take away---
+在iCal上把时间Block成Deep Work的时间块去形成Routine,比如番茄工作法说的是30分钟一个时间段,我喜欢用180分钟,也就是三个小时,这样上午一个时间段,下午一个时间段,用于深入的工作,学习,阅读和写作,每周都repeat,把电话,会议和外出需要处理的杂事都安排到某一个下午一起完成。
+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一个宣布自己在某一个时间点后不工作了,对我来说,我晚七点后不工作,周末不工作,这对于自己运营公司,或自由职业者来说是很好的给自己一个生活工作平衡的界限,每天晚上这个时间点,最后查看一下待办事项清单,清空email收件箱,就彻底休息,不再和互联网相连。听听音乐,泡一壶茶,出去散一个步,配孩子,爱人,家人,做一顿健康美味的晚饭,看一部电影等等都是好的休息。但还惦念着工作不是,打开电子邮件不是,刷微信也不是。
+彻底退出微信这个庞大的局了。